2021年6月4日,“包租公”潘石屹将SOHO中国91%股权出让给黑石集团,交易价30亿美元。
2021年6月7日,和谐健康以90.6亿元收购北京SK大厦。
2021年6月28日,凯德集团打包6个来福士卖给中国平安人寿,作价96亿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外资机构越来越倾向购买内地的写字楼物业?
22天内,三笔商业地产领域的大宗交易,合计约380亿元,如此密集且高标的交易,这在业内并不多见。但背后的信号是,险资、外资等资本正在出击中国的商业地产资产,且付出的代价并不高。
险资成为大宗交易主力
近期一系列大宗交易中,频现保险资金的身影。6月7日,和谐健康以90.6亿元收购北京SK大厦,创下疫情以来单栋写字楼的大宗交易总价较高记录。
据了解,和谐健康采用股权方式,收购北京新锦城房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锦城房地产”)90%股权,从而持有北京SK大厦,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5月25日,新锦城房地产股东信息栏已变更为和谐健康。该项目总投资金额90.57亿元,均为传统险账户出资,截至3月31日,和谐健康传统险账户可运用资金余额为1493.78亿元。
随后在6月28日,据地产资管界获悉,凯德集团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签署合作协议,向后者出售中国来福士资产组合的部分股权。本次合作涉及项目包括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宁波来福士广场、成都来福士广场、长宁来福士广场以及杭州来福士中心。据了解,该资产组合的总资产价值为 467 亿元人民币,平安人寿总投资金额不超过330亿元,该交易预计于 2021 年三季度完成。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本次平安人寿投资的凯德来福士项目主要为商业办公不动产,标的资产中上海来福士广场等六个项目,是凯德集团较为核心的优质资产,租户品质优异,租约稳定。此次投资符合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的原则,可以优化险资配置,并取得良好且稳定的投资回报,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据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险资配置来说,这类处于城市核心地段的商办物业不仅保值性强,并能够在持有期间产生长期稳定的收益,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
三个突出问题
从市场规模来看,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商办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截至2020年,商业营业用房面积为29亿平方米;保守估计,若2021年房地产总销售规模为17.5万亿元,其中住宅14.3万亿元,商办地产约为2.6万亿元。
当然,存量商业地产规模更是巨量的。“2021年全国估计有7亿平方米写字楼,产业园约170亿平方米,中国拥有大量的存量资产。”木棉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闵杰向《证券日报》表示,其三大表现是租金收益率低、运营粗放、资产被低估。
不难看出,以上“三大表现”带来的是高空置率的市场现状。根据51选址网指数统计,2020年下半年,一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全部在20%以上运行,均创十年新高;上海和深圳甚至超过了25%以上。全国写字楼平均空置率接近30%,商业营业用房空置率高达35%。
51选址网指数研究院在《2021中国商业地产100强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下商业地产市场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整体新增供应量大,长期闲置资产影响可持续发展;二是新增商业、产业、办公需求严重不足,无法支撑如此大规模的供应量;三是商业地产市场中出现产业发展和甲级写字楼错配现象。
四大趋势
“虽然短期巨量的供应和存量去化依旧是市场需要面对的考验,但商业地产长期向好局势未变。”某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国家金融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写字楼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行业深度运营和创新趋势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商业地产不仅在市场端实现了快速恢复,商业地产企业端也积极调整战略,以运营、轻资产和智慧科技赋能行业发展,以全新的商业模式满足消费内循环趋势,从而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多数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产业地产未来发展将面临四大趋势:开发模式将从“卖房卖地”转向“持有运营”,产品模式将从“园区经济”转向“城市经济”,盈利模式将从“客户思维”转向“伙伴思维”,运营模式将从“管理园区”转向“服务园区”。
与此同时,随着首批九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火爆发售,酝酿十年有余的中国公募REITs终于诞生。公募REITs打通商业地产 “投、融、建、管、退”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同时为投资者打开了商业地产投资的大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