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午一条重磅消息闪现在了抗击疫情的大众面前,香港政府要给香港市民发红包了,预计每人10000港币,是不是乍得一听,各种羡慕嫉妒恨啊,内心10000次遐想要是发给我多好啊。
回过来说,到底直接发钱给大家是好是坏?有没有积极的作用呢?
支持直接发钱的观点咱们来理一理:
第*步要看发多少钱?
第二步看以什么形式发?
如果钱太少,对扩大内需的刺激力度不够,基本上是发多少,实现多少。钱太多,老百姓容易将钱存入银行,反而对扩大内需不利,况且,国家财政也支撑不了。
直接发现金是较不可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资金的用途不定向,是否用于购买产品难于控制;还可以通过发放购物券,比较可行,但是要注意长期和短期的差别,购物券没有时间限制和不发的效果一样,有适当的时间限制比较好,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其实,一定时期内的国内需求可以看做是固定的,只有老百姓手里有闲钱的时候才会进行多余的购买,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内需扩大。闲钱的意思是指可以不考虑这部分钱的机会成本的资金。
扩大内需的根本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老百姓手中资金的机会成本。
反对直接发钱的观点,我们也来理一理:
经过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分析可以得出,直接发钱给人民能拉动内需的说法是不可靠以及缺乏准确性的。
首先,直接发钱给人民的方法不可行,我们来想一下,这些钱从哪里来,国家也没有权利直接印钱给人们发放,而且这也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到手的钱缩水了,换算成整个市场的购买力是相同的,以前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可以买多少货物,你把钱多印一些发给人民,货币贬值,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能购买的货物总量没有变,所以,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行的。
即便是国家可以直接发钱给人们,我们也要考虑一下这些钱是否会直接用于拉动内需,假如你把这些钱发给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薪阶层等等,大家第*反应是把钱存起来,因为以后万一有什么大病,买房子,孩子上学的事情要用,所以,对于整个内需的提振作用少之又少。
再者,就算大家把钱发下来全部都花掉,一个月内把这一年要买的鞋和衣服,药品等都买齐,之后半年都不再进行较大的消费,这样的消费对于内需的拉动只是饮鸩止渴而已,一时的消费高峰换来的是长久的消费淡季,对经济影响更坏。
综上,我觉得直接发钱给人民并不能从根本上拉动内需,还需要采取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和措施。
说说大多数专家的选择:钱还是别直接发了,想办法拉动内需才是王道。
建立良好的公积金以及社保,医保制度是重中之重,只有人们觉得没什么后顾之忧的时候才愿意把手头的钱花出去;
降低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基准利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存款利率降低会使大家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如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拉动创业板,更多的人愿意把钱进行投资,股票,基金等等,这样能盘活整个市场经济;
多放假,建立良好的公休假,国家法定假日相互结合的休假制度,假日*是刺激消费的第*生产力,孰不见有多少大叔大妈旅游一次能买好几万的东西出去,所以,多给工薪阶层休假也是真理;
提高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各种监督制度和责任制,只要让人们觉得买东西放心,吃东西卫生,享受服务收费透明等等,大家才会把钱放心的花出去,不然感觉处处都被骗,怎么敢花钱;
提高教育水平,越是金字塔*的人花钱越多,如果整体教育水平都能提高一点,那么带动的经济发展就不是一点点了,教育带动的是整体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仅仅支持第*第二产业影响的太多,但是这个非常隐形,很少有人会注意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