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办公是否正在“消失”?
疫情之后,“共享办公”这个词似乎在国内的讨论中逐渐淡出了主流视野。偶尔,我们还能从国外的一些新闻中听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仔细观察数据和行业趋势,会发现以共享办公为代表的“灵活”或“精装”办公产品,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主流选择,尤其是在疫情后对灵活性需求更为突出的市场环境下。
近期,恒隆地产在香港推出了一个高端共享办公项目Net-work。这是恒隆第三次尝试这一模式。早在2020年,他们就在无锡的自有物业中推出了“恒聚Hangout”;今年(2024年),又在武汉推出了第二个项目。据恒隆内部朋友透露,这些共享办公空间较好地满足了部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支机构的办公需求,市场表现较为积极。
那么,恒隆选择共享办公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这对其他写字楼项目是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将尝试从多角度分析恒隆的商业决策和其对行业的启示。
-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香港金融区的核心地段,交通便利。
- 楼龄较老但维护良好:尽管公共部分保养得当,但整体设施已显老旧。
- 设计局限性明显:由于偏心筒设计(核心筒偏离中心),部分区域距离电梯厅较远,可能会影响租户的使用体验。
- 招租对象受限:作为渣打银行的总部大楼,其冠名权可能对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客户形成一定限制,再加上设施老化的影响,很难吸引到大型租户。
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恒隆并没有将共享办公项目交给第三方运营商,而是选择了自营模式。这背后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