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召开,这是每年年末的惯例,这种重量级会议,会对今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做总结,并部署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路线。
12月12日,会议通稿已经发布,下面本号逐句分析。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特别是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第三季度增速4.6%。
无论是前三季度增速还是第三季度增速,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仍属于高档。
比如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的GDP增速2.8%,欧元区增速0.9%。
但和自身比,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没有改变。今年一季度,GDP增速5.3%,二季度4.7%,三季度4.6%,下行趋势仍在。
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数据来看,放缓的因素,仍是投资与消费,尤其是消费。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564亿元,同比增长3.3%。9月份为3.2%。
固定投资方面,2024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897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1001亿元,下降0.2%。
在今年推动地方债发行的背景下,固定投资增速并没有改善,其中民间投资仍在下降。
地方债增加没有推动固投增速回升,主要是因为地方债发行之后,大多用于还旧借新。
当然,从宏观经济数据中,我们也要看到一些积极信号。
比如工业增速在回升,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由于GDP增速逐季度放缓,要完成全年GDP增速5%的目标,压力在加大。
压力全都给到了四季度。所以,四季度,我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发生了大转变,开启了轰油门模式。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这段话,和去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表述,没有太大差别。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这一次,用了“不利影响加深”,这意味着明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加剧,毕竟特朗普已经二度归来。
在这种背景下,会议给出的明年发展目标是,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具体目标数据,要等到明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
在内外局势不断施压之下,要完成这些目标,压力不可谓不大。所以,从四季度开始,我们的货币、财政政策大转向,而从会议的内容来看,明年会继续轰油门。
1、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稳住楼市股市。
2、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3、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使用。
4、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5、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6、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7、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8、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9、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表述,和前两天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表述雷同。
比如“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多年只有09-10年用过这个词语。2014年十次降息185个基点时的货币政策表述是“稳健”
还有“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政策”。“稳住股市楼市”,历史上首次把“稳股市”放在了这样重要的位置,资本市场地位凸显,楼市也再次被正名。
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将迎来轰油门时代。
意味着,明年不仅会有较大力度的降准、降息,央行还会显著“扩表”(购买国债、增加买断式逆回购的投放,甚至推出新的支持股市稳定的政策工具)。
意味着,财政政策方面,力度将是空前的。明年的国债、地方债的增量,以及赤字率都有望创下历史纪录。
意味着,官方应对当下的房地产困局、地方财政困局和消费困局三大烦恼方案,依旧是原来的配方。当然,这也是应对特朗普二次上台的方案之一。
乐观派认为,中国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比较务实的转变”,虽然调整空间有多大尚不清楚,但论调是积极的。
消极派认为,与14年前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时相比,当下时空已发生很大变化,国际环境也有所不同,再走回当时的路不见得能达到同样效果。14年前几万亿就可以撬动(经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足够消化掉放出来的水,但现在很难再找到这么大的蓄水池。
在针对楼市的表述上,有了新提法: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持续用力”四个字,首次出现,这是一个全新表述。
这四个字,释放了中央稳定楼市的强烈决心,同时也表明当前的楼市压力依旧非常大,要不然何以仍要持续发力。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商品房销量和销售额已经大跌,直接从“双13”跌至“双11”。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而今年在去年本就惨淡的销量上,进一步下挫。哪怕是9月末以一线城市为引领的新一轮大救市,依旧没有挡住全国楼市下行步伐,只是催热了一线和部分强二线城市而已。
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7%。新建商品房销售额76855亿元,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2.0%。
为了更直观看出10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情况到底如何,本号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个月数据,梳理了一张表格。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到,10月份无论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额,都比9月份还要低。
以此预估,到今年年末,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将从去年的“双11”跌至“双9”。
从这段话来看,明年会有更多的针对楼市的增量政策出台。
比如,会继续增加回购商品房、回购限制土地的专项债规模,加速去库存来稳定楼市。
比如京沪深核心区域的限购,可能会进一步松绑,如果效果不佳,解除限购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当然,货币与财政政策轰油门,也会成为理论上推动楼市企稳的强大动力。
之所以说是理论上,是因为,实际效果可能会打折扣。毕竟当下的时代和当年的内外环境已经完全不同。
第一,过去我们的财政支出一直都是以中央投资、地方债为主,投向大基建,拉动就业复苏,拉动经济回暖。
这时候的背景是高速城市化带来的大量需求,包括大量农民进城后的购房需求、交通需求、医疗需求、教育需求等等。
第二,过去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大量小城市人口流入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购房需求,并因此引发了供需矛盾。
在需求作用之下,房产的金融属性不断显现,因此在真实需求和炒作需求双重叠加下,大量货币进入了房地产这个池子中。
第一,随着固定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这种模式对于拉动就业、经济复苏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第二,而房地产已经严重过剩,哪怕个别中心城市供需矛盾仍在,但全国整体供过于求的局面官方已经多次承认。
这意味着大多数城市的房价还得调整,而没有增值空间的城市的房产,就是纯粹的消费品,行情热不起来。也就意味着房地产再也容纳不了超发的货币。
不过,一线城市目前有企稳趋势,但弱二线和三四线调整仍在继续。
但还是得以观后效,毕竟当下一线城市的起势,并不是经济和就业数据带动的,更多的是情绪调动。
所以,本号对于后市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判断是:
第一,后续我们的经济、就业形势在如今的各种货币、财政增量政策加持下,如果筑底回稳,市场信心可能起来,否则还是躲不过药效顶多维持三个月的惯例。
第二,等这一轮调整结束之后,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住宅,依旧具备保值增值作用,但凭借炒房赚快钱的时代,不存在了。
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会是一个极度碎片化的市场。不仅全国范围内分化严重,区域分化、城市内部分化同样严重。
毕竟,中国人口红利已经终结,而大多数城市海量的库存现状也摆在这里。
这便意味着,这一波调整之后,我们的房价会类似于日本。
几个核心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一线与部分强二线城市),价格在通胀和需求作用下,继续上涨。其他大多数城市,会在人口流失之下,横盘若干年。少部分人口流失严重,产业羸弱的城市,房价白菜化。
评论